Quantcast
Channel: 應用教學 – Hiraku Dev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94

把 Thunderbolt 外接硬碟改造成外接盒

$
0
0

雖然很突然,不過我買了一個 Thunderbolt 硬碟,然後把它裡面的硬碟換掉,並改造成外接盒了。由於長期以來用 FW800 外接的 TimeMachine 硬碟,在前一陣子貌似是因為 FW800 外接盒的供電問題,導致硬碟壞軌了,一氣之下想說乾脆買個 Thunderbolt 外接盒。

不過事情沒有想像中的簡單,在網路上搜尋了半天,發現大部分的 Thunderbolt 設備要不然就是像 AKiTio 雷霆雙劍一樣的 RAID 外接盒,要不然就是單顆硬碟或 SSD 搭配 Thunderbolt 介面外接盒的組合。含有 SSD 的組合大部分都很貴,而搭配 HDD 的組合則不算是外接盒,因為硬碟是作在盒內,且不讓你隨便亂拆的。所以這次的目標就是找一個便宜,又可以拆的 Thunderbolt 硬碟來改造。

 

使用 Thunderbolt 的原因

至於為什麼堅持要用 Thunderbolt 的硬碟呢?可以看下圖,由於我自從用了 LG 34UM95 (現在已經升級成曲面的 34UC97) 跟 AKiTiO 雷霆雙劍之後,搭配上一條 Thunderbolt 轉 FW800 的線,讓我的外接設備如下圖:

 

mac-external-devices

 

可以看到,所有設備都是直接透過 Daisy Chain 串接起來的,所以要開工很簡單,把電腦接上電源,然後串上 34UC97 的 Thunderbolt 2 接頭,就收工了,永遠不會忘記要接 TimeMachine 備份,永遠不會忘記要接 RAID。而未來當我換成 MacBook Pro 2016 款的話,也只要一條 Thunerbolt 3.0 轉 2.0,然後剩下的東西接上去轉接頭就好,不必每個設備都買轉接頭。(34UC97 本身還可以當 USB Type-A hub,直接把 Type-A 的東西串上去就好了)

此外,MacBook Pro 的 USB 只有兩個孔,平常插 iPhone 跟外接硬碟就滿了,如果還要常駐一台 TimeMachine 的話,就務必要用 Hub,而 Hub 又會掉速還會電壓不足…不如用 Thunderbolt 不佔孔還可以常駐。

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我堅持這次換 TimeMachine 的硬碟要用 Thunderbolt 的關係,這樣可以繼續用 Daisy Chain,以及不佔用 CPU 資源的好處是 USB 達不到的。(以往看到的資料寫到,USB 需要經過 CPU 轉換,如果有錯請指正)

 

購買 Thunderbolt 外接硬碟

因此,經過一番搜尋之後,我買了 Buffalo 的 PA 系列 500GB 款式。可能有人會想說,如果直接買 1TB 就不用改造了,為什麼買 500GB 版本來改呢?主要有兩個原因:1. 內建的硬碟不一定很好,我手邊有比較適合的硬碟。2. 1TB 的版本要 4488 元,500GB 只要 2790 元… 在經濟考量下,就買了 500GB 的版本。由於這個系列好像已經停產了?所以其實要找一下哪裡有賣,我這邊就不打廣告了。

另外要注意的地方是,這個硬碟是只有 Thunderbolt 1.0 的,雖然最高速度只有 10 Gbps, 但對我們來說只是要裝 HDD 做備份硬碟用,是已經足夠了。另外一點則是這個外接硬碟本身不支援 Daisy Chain,也就是說你買了之後只能接在所有 Thunderbolt 裝置的最後一個,後面無法再接東西,算是一個小缺陷。

 

準備工作

在開始之前,我們需要準備幾個東西:

  • Buffalo Thunderbolt 外接硬碟
  • 你自己要換的硬碟
  • 螺絲起子
  • 吹風機
  • 矽膠運動手環
  • 泡綿膠(非必須)
  • 透明膠帶(非必須)

可能有人注意到,為什麼沒有要準備 Thunderbolt 線?原因很簡單,這個外接硬碟有送一條…超級佛心的。

 

開箱與改造

首先,東西拿到之後我們看一下,發現生產日期是 2012 年 10 月… 四年多以前,可見沒什麼人買,這次改造根本是幫廠商清庫存(誤)。拿到之後,馬上破壞保固把它拆了。本體與背蓋是用雙面膠黏住的,所以硬拆就好。如果覺得難拆就用吹風機加熱,然後拆掉。

ministation-thunderbolt

 

之後看到一塊黑色的塑膠,上面都是雙面膠,清理殘膠要很久,可以選擇不要清理直接把它丟了,不過如果要丟掉建議先把上面的 U 形腳墊拆下。黑色塑膠跟底座是用卡榫以及螺絲固定的,先拆螺絲,再把卡榫弄開就可以拆下硬碟與機板。

ministation-thunderbolt-2

 

接著,撕掉膠帶就可以取下硬碟。換上自己用的硬碟吧!

ministation-thunderbolt-3

 

如果你跟我一樣把黑色塑膠丟掉的話,可以先把 U 形腳墊拆下來,然後用泡綿膠把它跟底蓋固定,泡綿膠另外一邊我用透明膠帶蓋住,避免又黏到本體。

ministation-thunderbolt-4

 

最後,把東西都蓋回去,然後用矽膠運動手環綁起來就好了。

ministation-thunderbolt-5

 

結果

換上之後確認可以正常使用,不過由於是用 HDD 的關係,雖然用 Thunderbolt,但是速度依然卡在 80MB/s 左右,不過只是拿來備份而已,就隨便了啦!換下後的硬碟可以用 1000 元台幣賣給不知情的人,這樣這個外接盒 + Thunderbolt 線只要 1790 元,是不是很划算呢?啊對了最後補充一下,就算沒有 Thunderbolt 的環境,這個外接硬碟還是可以接 USB 3.0,所以不用擔心,就算不用 Thunderbolt,依然可以給其他電腦或者 PC 讀取。

 

補充

有人問到這個 Thunderbolt 是不是因為原本搭配 HDD,所以為了降低成本會用比較差的晶片降速,導致裝 SSD 的時候速度出不來,於是拿來測試了一下。測試 SSD 是創見 370S 256GB 版本,不要問我為啥用創見,我手邊閒置的只有這顆。

首先直接接 Thunderbolt 孔測速(不經過其他裝置 Daisy Chain)

blackmagic-thunderbolt-ssd

 

接著換用 Daisy Chain 接到雷霆雙劍後面

blackmagic-thunderbolt-ssd-2

可以看到由於前面接了一堆東西,所以寫入被降速了,但是讀取沒有差別。另外我後來用了別的 USB 3.0 外接盒,測試速度依然跟 Thunderbolt 直接接差不多,由此可見這個外接盒應該不是 SSD 的速度瓶頸。倒是 SSD 沒有跑出原本應有的速度就是了。

補充:

我後來用了 Plextor M6S 測試,速度上限依然差不多,所以錯怪創見 SSD 了,但是我進去系統裡面看這個 Thunderbolt 裝置應該是 SATA 3 的,不知道為何速度一直在 SATA2 極限(375MB/s)左右,以上供想裝 SSD 的使用者參考

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94

Trending Articles